首页 > 揭阳 > 揭阳概貌 > 内容详情

揭阳建置沿革和历史文化 2025-02-20 263

  【建置沿革】揭阳是粤东古邑,史载已有2200多年历史,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广东最古老的县份之一。秦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)设戍所于五岭之一的揭阳岭,后设置揭阳县,揭阳县隶南海郡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,汉平南越,揭阳县令史定归汉,被封为安道侯,仍任揭阳县令,揭阳县隶属南海郡。王莽篡汉后,改揭阳县为南海亭,隶属交州。东汉复称揭阳县,隶属南海郡。

  东晋咸和六年(331),从南海郡分设东官郡,析揭阳县为海阳县、海宁县、潮阳县和绥安县,隶属东官郡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),割海阳县之永宁、崇义二乡和延德乡之龙溪、鮀江、鳄浦、蓬州4都复置揭阳县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),新设立的揭阳县重新并入海阳县。南宋绍兴八年(1138),析海阳县复置揭阳县,隶属潮州。绍兴十年(1140),建县治于玉滘村(今榕城),揭阳县建制自此至1991年12月不变。明嘉靖三年(1524),析潮阳县惠来、酉头、大坭三都,隆井都一半,与海丰县的龙溪都,设置惠来县,隶属潮州府。嘉靖四十二年(1563),析潮阳县西境洋乌、氵戎水、黄坑三都,设置普宁县,隶属潮州府。1958年12月21日,撤销惠来县建制,分属潮阳、普宁2县。1961年3月4日,恢复惠来县建制。1965年7月,揭阳县析出河婆、良田、坪上、龙潭、灰寨、凤江、东园、五经富、京溪园、钱坑、金和、塔头公社和棉湖镇,陆丰县划出上砂公社和五云公社,设置揭西县。

  1991年12月7日,经国务院批准,撤销揭阳县建制,设立揭阳市(地级),辖榕城区、揭东县、普宁县、揭西县、惠来县。1992年8月25日,省政府批准在榕城区行政区划内,设立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。1993年4月6日,经国务院批准,撤销普宁县建制,设立普宁市(县级),由省直辖,揭阳市代管。1994年5月9日,揭阳市调整榕城区行政管理区域,将原榕城区划分为榕城区、东山区和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。1995年8月,经揭阳市委、市政府批准,普宁华侨农场改制设置普宁华侨管理区;大南山华侨农场改制设置大南山华侨管理区。2007年7月,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。2012年12月17日,经国务院批准,将原揭东县的地都镇、砲台镇、登岗镇划归榕城区管辖;撤销揭东县,设立揭阳市揭东区,将揭阳市榕城区的磐东街道划归揭东区管辖,以原揭东县(不含地都镇、砲台镇、登岗镇)和榕城区磐东街道的行政区划为揭东区的行政区划。2013年2月,揭阳市委、市政府决定调整部分行政区划,在榕城区行政区划内设立揭阳空港经济区,在揭东区行政区划内设立揭阳市蓝城区。2016年12月,揭阳市委、市政府作出撤销蓝城区决定,其职责整合划入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,原蓝城区管委会代管的磐东街道、月城镇、霖磐镇、桂岭镇、白塔镇、龙尾镇调整由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代管。2019年,设立中国共产党揭阳市粤东新城工作委员会、揭阳市粤东新城管理委员会,分别为中共揭阳市委、揭阳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,实行合署办公。揭阳市普宁华侨管理区管理委员会、揭阳市大南山华侨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由揭阳市政府派出机构(正处级),均调整为普宁市政府、惠来县政府派出机构(正科级),其管辖范围、机构编制和在编在职人员成建制分别划转普宁市、惠来县实名制管理。2020年9月,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代管的磐东街道、月城镇、霖磐镇、桂岭镇、白塔镇、龙尾镇划归揭东区管辖。2022年3月,撤销揭阳空港经济区,其管辖范围、机构编制和在编在职人员成建制划转榕城区,另设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2022年,揭阳市管辖榕城区、揭东区、揭西县、惠来县,代管普宁市(县级),另设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、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、揭阳市粤东新城、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经济功能区。


1 2